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永利高娱乐平台注册送 > 新闻动态 >

国军倒霉将军范汉杰:三次差点晋升上将,却每次都被我军击败阻止

发布日期:2025-04-13 12:25    点击次数:120

对于那些始终追随老蒋、出身黄埔一期的将领们而言,只要能力不是太差劲,大多数在退役之际都能捞个少将军衔,能力出众的更是能戴上上将的帽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埔的“太子爷”胡宗南,在战争年代,他是黄埔一期学生里唯一一个被正式提拔为上将(由中将晋升为上将)的人。

在胡宗南之后,黄埔一期中最有可能晋升为上将的将领,既不是被誉为大师兄的关麟征,也不是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宋希濂和杜聿明,而是胡宗南麾下的二把手——范汉杰。

然而,这位将领曾有三次晋升机会可成为国军上将,但在他的任期内,他三次遭遇我军并被打败,因此错过了成为黄埔系中仅次于首位将领的机会。

这一期,咱们就来聊聊那位运气不佳的将军范汉杰,看看他在解放战争里都经历了哪些坎坷……

【自带倒霉属性的范汉杰】

聊起解放战争时期的范汉杰之前,按照我们的老规矩,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范汉杰这个人。

你还别说,要说这人啊,除了解放战争那会儿不走运,他前半辈子基本上也是在“一连串的倒霉事儿里摸爬滚打过来的……”

范汉杰的军事征途,简直就像是拿到了一副好牌,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

范汉杰是广东大埔人,从小就踏入了军旅生涯。早在1924年,黄埔军校刚创立那会儿,他已经是粤军里担任团长一职的范汉杰了。

那个时候,粤军团长的地位究竟有多高呢?

可以这样说,张发奎、叶挺、薛岳和卫立煌他们在那个时候和老范是同一个级别的,而后来那些黄埔军校的教官,像陈诚、刘峙、顾祝同这些厉害角色,他们的职位要么是跟老范差不多,要么就比他低一些。

曾有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叫做《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有个配角名叫范希亮,这个角色其实是以范汉杰为原型的,而且他还是黄埔军校里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在黄埔一期的学生中,与杜聿明、关麟征、陈赓这些年轻小伙子相比,他不仅是年纪最大的,还是位有着带兵打仗经验的老前辈。

北伐前夕,与众多日后成为国军高层将领选择加入第一军不同,范汉杰选择回归自己的老东家——粤军第四军。在北伐的征途中,他紧随这支英勇之师,一同将湖北的吴佩孚势力彻底击溃。时至1926年,范汉杰已晋升为第四军第10师的师长,这一成就甚至早于胡宗南,使他成为黄埔军校学生中的首位师长。

但在这样一帆风顺的开头之后,范汉杰却仿佛被厄运缠身。

在宁汉分裂的时候,范汉杰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第四军,转而投奔南京的老蒋。老蒋见状,自然对这位做出明智抉择的学生表示了慰问,并让他担任了新成立的浙东警备师的少将师长一职,职位还在旅长胡宗南之上。本以为范汉杰会迎来大好前程,却不料老蒋被李宗仁逼得第一次下台。作为曾站在老蒋对立面的人,范汉杰自然得不到重用,只能远赴海外,以留学的幌子到英法等地考察学习,其实也就是在外面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1931年,老蒋终于坐上了大权的宝座,范汉杰满心欢喜地回到了祖国。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尽管他回来了,老蒋却并没有给予他多少重视和任用。

其中一个缘由,是因为在蒋介石遭遇困境的那段时间里,范汉杰感觉蒋介石已经无力回天,所以就赶紧逃回了广东,去找他的老师长李济深投靠。

那时候,他能有机会出国进一步学习,多亏了李济深的推荐。

要知道李济深和蒋介石可是势不两立,蒋介石见范汉杰在粤军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干脆安排他到由粤军转投过来的蔡廷锴麾下的第十九路军担任副参谋长。这样既可以利用范汉杰的影响力打入粤军内部,也顺便惩罚他随意换军门的行为。

你还别说,范汉杰在十九路军里表现得真不错,没多久就当上了参谋长,成了那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

1933年福建事变期间,范汉杰潜入十九路军内部,玩起了双面间谍的游戏,他悄悄给中央军发电报,透露十九路军的布防情况,结果导致十九路军的力量被彻底打散。事变结束后,尽管背负着粤军叛徒的骂名,范汉杰还是顺利成为了中央军的一员。

范汉杰经历了诸多波折后,当他再次成为黄埔师生中的一员时,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比不上年轻后辈胡宗南,甚至也比李延年和俞济时等人要低一些。

范汉杰可以说是早早就出发了,但最终却没能赶上正点的集会。

但范汉杰本身具备一定的资历背景,当他转投中央军阵营后,很快就与胡宗南建立了联系。

抗战时期,他先后成为胡宗南麾下第1军的副军长,接着又升任第8战区27军的军长。到了1942年,他更是被任命为该战区的第38集团军司令。1944年之后,他又转任第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此时长官仍为胡宗南),担任了战区副总的要职。这样一来,他也算和杜聿明、关麟征、王耀武等人一道,跻身黄埔军校学生的精英行列。

此外,有了老同学大人物胡宗南作为靠山,范汉杰投身于胡宗南阵营。抗战结束后,得益于胡宗南的扶持,范汉杰顺利进入国防部,出任国防部次长一职。他在南京与胡宗南彼此照应,渐渐在胡宗南派系中崛起,成为了军界里的二把手。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运气似乎急转直下……

【三次接近上将,却被我军粉碎】

实话实说,在解放战争初期,范汉杰的表现确实挺亮眼的。他在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职位上,亲力亲为地策划了对我们中原解放区的严密包围计划。范汉杰的作战方案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1946年6月,当国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攻势时,我军曾面临极大的突围挑战。在国军重重包围之下,尽管中原军区最终冲破了封锁,但除了皮定均旅这支偏师外,其余部队均遭受了严重损失。这一切,无疑与范汉杰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范汉杰在当时究竟有多受重视呢?

中原突围事件过后,范汉杰接手掌管了郑州绥靖公署的前进指挥所,担任主任一职,他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与刘邓大军的战斗,这可是个战区副司令长官才能享有的重要职位。

然而,就在范汉杰满怀信心,指望凭借战功步步高升,并且三次险些触碰到上将的宝座时,却因种种缘由屡次落空,最终反倒被我军擒获。

1946年3月份,范汉杰迎来了他人生中首次有望晋升为上将的时刻。

在那个时候的东北战场上,范汉杰以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与白崇禧等人共同踏上了前往东北的考察之旅,名义上是去指导战斗,但这不过是表面上的说法罢了。

其实,范汉杰这次出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蒋的暗示,想要收回一些兵权。

要拿走谁的军事指挥权?答案很明显,那就是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

据悉,那时候蒋介石对杜聿明在东北的表现颇为失望。

一方面,杜聿明身体状况不佳,三月份初时他在北平还做了个肾脏摘除手术;另一方面,经历了沙岭等战役后,杜聿明那边一直没有新的进展,这让蒋介石也十分焦急。

因此,老蒋打算让范汉杰接替杜聿明的位置,并且他还计划把热河、察哈尔等九个省份的军队都划归到东北保安司令部麾下,同时打算把范汉杰的职位提升到战区(绥靖公署)的级别。要是范汉杰真的能够上任,那他可就是名副其实的战区司令了,说不定也能和老胡一样,成为中将再加上将呢。

没办法,杜聿明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带着一个有问题的肾赶往东北。在随后的四平保卫战中,他与我军势均力敌,最终让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退到了松花江北岸。杜聿明这样一折腾,虽然保住了他东北保安司令官的位子,却让范汉杰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原本快到手的职位就这样飞了,最后只能无奈地返回中原解放区。

这是范汉杰,他与上将的军衔首次失之交臂。

1947年的8月份,范汉杰再次获得了宝贵的新机遇。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圆满落幕,老蒋对山东的重兵围攻也随之土崩瓦解。到了7月,为了减轻解放区的负担,华野采取了新策略,主动调派粟裕和陈士榘两位将领的部队,前往外线展开战斗行动。

尽管众多国军精锐被调往别处作战,老蒋心中仍旧惦记着山东解放区,所以他指派范汉杰出任胶东兵团(也称山东兵团)的司令官。这个兵团原本是由汤恩伯的第1兵团改编而来,在其最强盛时,麾下拥有8个整编师,总人数超过20万。因此,这个兵团在国军中的级别要高于一般兵团,不然也不会让拥有中将加上将军衔的汤恩伯来担任司令一职。

所以,老蒋让中将范汉杰来统领这个兵团,足见他对范汉杰十分信赖。

起初,范汉杰的表现还算不错,他在胶东发起的攻击一度让许谭兵团(即华野山东兵团)处境艰难,连谭老板也不得不命令2纵和7纵暂时撤出胶东地区。想象一下,如果范汉杰真的成功占领了胶东,那么他身为山东兵团的司令官,很可能就凭借这个职位和立下的战功,晋升为上将(至少也是中将并加上衔)。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我军在胶东的反击行动逐渐收获胜利果实,这使得范汉杰指挥的胶东兵团元气大伤。我军成功守护了胶东地区,并进一步在山东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在这样的败局之下,范汉杰只能带着这份不光彩的战绩,黯然离开前往东北。

一年后,范汉杰又一次与晋升为上将的机会失之交臂。

1948年,范汉杰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三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距离上将军衔如此接近的时刻。

范汉杰在山东的任务未能圆满结束后,被调往东北,出任东北剿总的新任副司令官,同时兼任锦州指挥所主任和热河省主席,可以说是军政事务都由他一手掌管。在关外的国军将领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卫立煌。

通常来说,他这个副剿总的职位,可以由中将或者上将来担任,就像韩德勤这样的上将,也是担任的副剿总。况且,他还兼任前进指挥所主任,这可是手握实权的重要角色。要是在这个位置上能立下赫赫战功,晋升为上将也是有可能的。

范汉杰未曾料到,他在锦州担任要职的时候,恰逢我军筹划大决战的关键时刻。那时的东北国军已是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抵挡东野百万雄师的凌厉攻势。辽沈战役打响初期,国军东进部队在塔山受阻,西进部队又畏缩不前,这使得范汉杰所谓的中心开花策略化为泡影。最终,他自己也成了我军的阶下囚,不幸成为了首位落入我军手中的副剿总司令官,他的“上将之梦”也随之破灭。

看看范汉杰的军事历程,和众多黄埔一期的学生比起来,可以说是颇为波折。明明一开始手握一副好牌,却偏偏被派系斗争和霉运所困扰。尤其在解放战争那段日子,他更是三次与晋升上将的机会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范汉杰在经历了功德林的改造历程后,最终重新融入了人民的大家庭……



我的网站